PaperCheck论文检测机构    >    知识专栏    >    新闻资讯   >   江苏:近十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至65%,普通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一

江苏:近十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至65%,普通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一

发布于 2023-01-18 11:58:38

  8月30日,江苏省教育厅举行“砥砺十年谱新篇 奋楫扬帆建新功”之“江苏高等教育这十年”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整体成效和部分高校的优秀做法、成功经验,以及十年发展带来的启示。发布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介绍了这十年江苏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效。

  杨树兵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高等教育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断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把高校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高等教育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持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持续提高。

  高教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高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持续加大资源建设力度,增加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供给,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优化层次结构,让更多的江苏学子享受到优质高等教育。一是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近十年,江苏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较快,由47%增长至6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普通高校数由153所增至168所,数量居全国第一。招生规模稳步扩大,2012年至2021年,专科生由25.3万人增加到32.2万人,本科生由25.6万人增加到33万人,硕士生由4.1万人增加到8.5万人,博士生由0.5万人增加到1万人。每年向社会输送的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且增幅较大,由2012年52.6万人增加到2021年60.1万人,十年总数累计556.9万人。二是本科专业结构持续优化。十年来,江苏高校专业总数由2500个增加至4000余个,总体规模扩大了60%,并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增设了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等专业,本科专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专业与产业契合度不断提高。三是学位授权体系持续完善。十年来,江苏高校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从26个增至37个,增加了42%,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从871个增至1371个,增加了57%,授予单位和授权点总数均居全国第二。2021年新增6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实现了交叉学科零的突破。目前,初步形成了覆盖所有学科门类、基本契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布局结构更趋合理完善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体系。

  高校内涵建设全面提质,“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二

  以“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引领,持续实施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协同创新计划、特聘教授计划“四大专项”,助力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夯实高水平大学建设基础。一是聚焦高校创一流。全省16所高校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二。在全国率先启动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已有17所省属高校列入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二是聚焦学科创一流。48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数量居全国第三;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全省高校共有80个学科进入A类,占全国总数的11.2%;全省34所高校214个学科进入ESI前1%,高校数和学科数分别位列全国第一和第二;14所高校29个学科进入ESI前1‰,高校数和学科数均位列全国第二。三是聚焦专业创一流。实施品牌专业建设工程,目前江苏省高校专业建设水平已走在全国前列,99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位居全国第二,253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四是聚焦课程创一流。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546个,占全国总数10.7%,位居第二,其中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数、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数均居全国第一。全面推进学校、专业、课程三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1门,数量居全国第二。五是聚焦成果创一流。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奖63项,其中一等奖10项,占全国20%,获奖总数和质量位居全国首位。在近三届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中,江苏高校获得一等奖的数量占21.4%,位居全国第一。六是聚焦平台创一流。近年来,积极培育特色学院和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累计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3个,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3个,未来技术学院1个,以一流平台培养一流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硕果累累,累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71万项

  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扎根中国大地的时代新人。一是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新模式。与省工信厅联合共建30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获批10个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入选数量占全国20%,位居第一。建立产业教授选聘制度,目前已遴选2000余人次研究生导师类产业教授、150名本科类产业教授,涉及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30多个领域。成立长三角现代产业学院协同育人联盟,首批加入联盟的长三角区域本科高校达110余所。建立了6000多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年均万名研究生进站。牵头与产业部门共同组织了药业、文化、生态、金融、乡村振兴、知识产权等6场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活动,形成对话对接长效机制。2022年,启动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计划,首批已遴选100个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和30个培育点,培养适合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是打造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建成50个省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累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71万项。2015-2021年,江苏高校取得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赛96金129银159铜的好成绩,位列全国第一,江苏省教育厅连续七届蝉联优秀组织奖,大赛培育孵化大学生创业企业超5000家,估值累计超200亿元,例如第二届国赛亚军Insta360全景相机项目已通过发行上市审核,CEO刘靖康即将成为科创板首位90后创始人。全省高校大力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2.68万支项目团队累计签约项目3787项,帮扶群众达110多万人,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打造了江苏最大最生动的思政课堂。三是构建毕业生就业创业新格局。指导全省高校落实落细各项政策,广开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指导,优化精准服务,引导高校毕业生到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产业及各类基层单位发挥聪明才智,到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2012年以来,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平稳向好,就业满意度持续提升,就业大局保持稳定。江苏省及省内各设区市积极出台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高校毕业生中留在江苏就业创业比例多年来保持在七成以上,高于江苏省生源数比例,呈现人才“净流入”状态,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大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科技创新发展成效显著,五年来技术交易合同成交额累计539.55亿元

  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一是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新跃升。截至2021年底,江苏高校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9.2万人,比2012年增加50.8%;拥有两院院士79人、国家高层次人才1800余人,高层次人才总数约占全国高校10%。十年来,江苏高校共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4612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励251项、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573项。二是科技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目前,江苏高校建有各类科研基地(平台)7000余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69个;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20家,较十年前增长近2倍,位居全国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获批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位居全国第二;获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3个,位居全国第一。近十年,江苏高校科技经费投入快速增长,2021年科技经费285.49亿元,较2012年增长2.4倍。三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展现新作为。主动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供科技创新支撑,推动高校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助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发展。例如,南京大学研制出国际上第一个铌酸锂有源光量子芯片,为光量子集成光学和信息处理开辟了一条和硅基芯片不同的技术路线;南京工业大学研发的膜制备与集成技术解决了制浆废水零排放等重大环保难题;江南大学科研团队“改造工业微生物底盘细胞高效合成高值氨基酸”研究成果实现了我国传统氨基酸发酵工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四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取得新突破。现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5个、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0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16所、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0个,数量均居全国第一。近五年来技术交易合同成交数累计约11万项,成交额累计539.55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8%、8.7%。

  杨树兵表示,下一步,江苏高教战线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奋进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激发创新活力、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开创江苏高等教育事业新局面,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江苏省教育厅

阅读量: 1088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客服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