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erCheck论文检测机构    >    知识专栏    >    新闻资讯   >   李志民:创新人才培养要科教协同育人

李志民:创新人才培养要科教协同育人

发布于 2023-04-21 23:06:03

  12月17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2022年度学术年会以线上视频会议形式隆重开幕。本届年会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服务区域协调战略,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将聚焦新时代、新格局背景下国家发展战略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就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任务和举措开展深入研讨。

  年会主论坛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展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李志民作题为《创新人才培养要科教协同育人》的精彩报告。

  李志民提出,高等教育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在建设现代化强国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责任。如今,影响科研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问题可以归纳为制度、观念和技术中的三大矛盾:即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而科技和教育管理却仍存在部分计划经济管理的思路之矛盾;科技的精英概念、精英教育长期未转变,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阶段,而全社会还是精英教育思想之矛盾;以及互联网正在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台阶,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但科技和教育管理者、参与者的思想观念仍停留在工业社会,甚至是农业社会的观念矛盾。针对三大矛盾,他提出三个观点:

  一是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新时期,大学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主要目标。围绕二十大报告指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新时代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学校开展科研,首先是大学主要功能之一、且助推学科建设、既是服务社会的功能,最后还可以反哺学校管理现代化。

  大学层次种类多样,满足国家和人民对高等教育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层次的科研服务。研究型大学加强科教融合、以就业为主的大学开展产教融合。目前我国大约有650所大学开展科研工作。高校科研的终极目标还是要提供数量可观、高质量可转化成果。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评价人才的一个主要衡量指标就是SCI论文发表数量以及发表期刊的档次,而论文指标又捆绑了职称评审、课题申报、科研获奖、经费支持以及各项荣誉获得,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论文主导了人才培养目标。我国是世界上论文发表数量最多的国家,而我们希望有更多论文成果契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科研是要解决问题,论文是科研过程的副产品。科研的本质是知识生产,知识创新是科研的核心价值。

  此外,用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要有组织的科技攻关,有意识的自由探索;科研成果首先要转化到课堂,写进讲义,编写教材。要树立正确的科研评价导向,破“四唯”,分类评价,全面评价教师。科研要研究真问题,防止重复和模仿。科研还要让学生参与其中,特别是研究生阶段,研究过程也是人才培养过程。

  二是高等教育普及阶段要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

  我国在20年时间内,完成了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跃升至普及化阶段,目前,大学的入学标准已经与精英教育阶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生源知识结构的多元性和生源质量的差异性加大,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和保障都发生了改变。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供需矛盾转向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资源的渴求与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此外,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但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认知多多少少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这种思想观念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实际需求,也无益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转变观念,遵循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发展规律。

  在肯定我国高等教育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甚至很多“痼疾”依旧存在。例如,多年来,我国学生多以考上大学为分界点,为了考上好一点的大学,中小学阶段“累得要命”,然而“严进”却未必“严出”,这也使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降低了对自己的约束和要求。

  其实,国外在这方面已有较成熟的做法可以参考借鉴,通过学位再分级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中学到大学处于重要的人生转折阶段,大学生更容易因为不适应而迷失自己,不应该让他们在人生最好的年华“躺平”。

  试行学位分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可以先以学士学位为试点,根据学习成绩和能力表现颁发不同等级的学士学位。分级既会影响继续深造,也会影响其未来就业,等于通过优胜劣汰的分层促使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

  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转变思想观念,校准社会预期,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是我们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新时代需要抓紧补上的一课。在措施上,我们要创新实施符合社会主义市场规律,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特点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高等教育结构需要多元化,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多方面人才的需求以及个人成长的不同需求。大学是培养“群英”的地方,要多样化发展,并把精力放在提高整体教育质量上。大学还要适当控制异地办学的冲动,异地办学不仅增加教育成本、还存在教学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

  三是科教协同育人,全面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

  首先,什么是“创新”、“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应具备四项基本素养,即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敏锐的灵感和想象力、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无畏而诚实的表达能力。针对创新人才的特质,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方式更为有效。对于实践性强的学科、应用技术类专业,产教融合适应了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产品更新速度加快;服务升级越来越快的时代特征。对于理论性强的学科、国家战略性专业,通过科教融合可以及时将成果转化到课堂、写进教材、讲义。此外,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发明,改变了信息获取的渠道,颠覆了传播规律,正在促进人类文明迈上新台阶,也同样影响教育和科研的质量。

  创新人才的培养少不了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要重视人才引进的作用,用好人才才能吸引人才,使用人才是最好的培养过程,做到良性循环。另外,在疫情背景下,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被放大,要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少不了人才的交流和融合。对于国际化人才,应要求至少要过语言关。学好外语是国际交流的基础能力。外语不单指英语,而是放开俄语、德语、法语、日语等多语种。近年来关于英语学习和考试饱受质疑,其中既有公众想不到的地方,也有合理的成分。从新时代发展的眼光看,多语种并重是大国教育的必选。

  创新人才往往是跨学科的,具备全方面的综合素养,这要求我们的考试体系也随之变革。学科交叉已经成为全球学术发展重要趋势,考察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起到关键的作用。我们需要打破“标准化考试”的窠臼,逐步实现有参考书无标准化试题的考试新模式,彻底改变靠刷题和猜题提高高考成绩的套路,只有注重全方位知识积累才可能考出好成绩,全方位提高国民素质。事实上只有这样,才能将高考变身为真正素质教育的“指挥棒”,而不是应试教育的“导火索”。

  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人才,要坚持以高水平科研为支撑,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科教协同育人,全面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方可发挥拔尖创新人才的引领作用。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阅读量: 9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客服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